全文精華
- 川普對中國政策真實動機是什麼? 是因為反中政治正確、或是真實想法,有沒有中間路線?
- 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實的嗎? 還是只是說說,對美國好嗎? 對中國會怎樣?
- 中國國企、對內沒有競爭、對外用低度創新與國家力量打國際盃,這模式可以持續?
回到美國,堆積如山的數據,這週一連有好幾個講座。先更新一個大家關心的中國經濟跟美國政治。接下來幾集會放在 美國在關注的可能會形成的二次金融風暴 - 上升中的違約率、借錢只是給流動性但現在企業就是不賺錢、還有沒有發到錢的公司的擴散效果。
今天這轉播是來自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財金系講座教授何治國、同時是芝加哥大學BFI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財金博士班負責人。同時是北京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大家一般傳言認為,他有一定程度的CCP背景。但這評論不代表任何官方,是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內進行的。
這演講還沒開始就被美國人罵翻- #憑什麼中國人在美國的大學內用中文進行演講、上英文字幕、University of Chicago 要不要改名 University of China。又有中國網友支持:美國人在中國大學內還不是用英文演講上中文字幕。
議題碰到中國,不用說敏感的臺灣,就連在美國都引發強烈的各種爭議。
選這個轉播的原因在於了解有影響力的中國學者,具有可能的CCP背景,同時在美國財金經濟科學體系有一定影響力的講者怎麼看待這種任一方評論都可能高度偏頗的議題。
不同於前面幾集來自Fed評論,這集來自學界,內容偏學院派的理論、但一定程度反映著主流經濟學家的意見 (雖然川普也不太搭理就是),大家自行參考看著。
本集投資科學轉播由 美金日記投資科學研究有限公司 贊助製作。
為提供粉絲永續、長期的服務,美國金融日記在2020年正式設立公司,核准設立科學研究行業類別。
美國金融日記的核心理念是透過投資科學科普與創新金融技術來協助個別與機構投資人進行最佳投資決策。我們相信,投資科學是所有投資人的共同必修課。早從1934年,葛拉漢開始第一次投資科學革命,引入基本分析系統。之後一系列的投資科學研究,包括投資組合、資產配置 (1990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報酬率的可預測性 (2013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都大量奠定了美國業界實務和現代知名投資人的基礎投資科學訓練。
粉絲專頁提供(1)投資科學轉播- 了解世界前端經濟與投資決策和研究人員的精彩對談、(2) 投資科學導讀- 在時事跟新聞議題中告訴你科學研究發現和記錄的歷史數據、(3) 投資科學經典- 從滿山滿谷科學發現中、選出最有影響力與美國業界愛用的投資科學基礎進行導讀。
追蹤美國金融日記的讀者,每半年平均”被閱讀”超過100篇科學研究發現和知識,美國金融日記知識科普文章永久免費,提供粉絲長期、具有累積性的知識來源。
投資科學不會報你明牌、會利用大量數據與科學研究結果,帶你掌握不確定的金融市場中確定的基本事實。
追蹤Telegram頻道不錯過任何消息 https://t.me/USFSR2020
以下為談話內容摘要
都是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何治國博士發言、後面有Q&A
[1] 哪個國家會用國家力量干預市場?
不管是中國或美國、日本,政府都在大量干預、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急速上升。
[2] 尊重市場的經濟學家眼中,政府是什麼樣的角色?
從1930年代開始,Hayek 海耶克認為各種知識都是高度個人化跟具體化的,所有在市場的成交上面,由於市場大家的各種私有訊息程度高,市場會比政府更高效。
政府的層次難以了解細微的資訊,因此把市場當作資訊的集中交易中心。政府最終職責在於訂立好的規則。
Friedman 佛里德曼認為,政府應該是規則制定者,之所以需要政府,是因為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3] 國有企業:怎麼看中國培育國手這件事?
靠著主權國家的權力,以營利為動機的公司組織。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第一個公司,政治家持有東印度公司、但不是政府。而英國授予貿易權力,對外為英國代表。
但是一般認為,由於對外貿易不良,對1770孟加拉大飢荒有責任。當國會想要對公司干涉時,公司認為這是私有企業、英國無權干涉公司運作。1773法案才讓這公司被監督。
國企在打國際盃非常有競爭力。東印度公司擁有25萬大軍對抗葡萄牙和西班牙。
今日中國:培育國手,在國際巨頭同行具有競爭力、國內營造競爭性的市場環境。
15年把北車和南車合併成中國中車、進入世界前五百強、拿到芝加哥地鐵項目:在美國建立、由美國人動手製作、為美國人所建設。 - 成功的案例
[4] 但中國政府不只設定規則、還下海當運動員 ?
政府工作在於設定規則。
好的政府:遵守規則 運用市場要素
壞的政府:後門交易
好的例子:央行轉融通
2019年的中國包商事件,同業存單市場。透過信用風險緩衝憑證提供顯性擔保。這是政府補貼、但是是市場化的政府補貼。著手建立市場應該存在但足夠信用才能夠建立的市場。與Fed計畫一致。
行業補貼:只補貼贏者、而非所有進入者。
美國非常透明,這是中國所沒有做到的。
[5] 中國需要金融改革
中國正在現代化。影子銀行體系從2009年四萬億補貼放款、幫助企業,三到五年後地方政府借新還舊、這壓力讓影子銀行需求門戶大開、加速企業債市場的形成。
在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影子=市場。在中國,信託是影子銀行系統的主要主體、比如最近的四川信託違約事件。
所以…還久的呢。
美國有信託公司,150年前。1863-1912年,還沒有Fed,有國家特許銀行、嚴重監管。經常有危機、像是擠兌。
但太多融資無法透過銀行,像是一般鐵路融資,可是州特許銀行又可以做這些。美國東北部工業化、西部拓荒運動、鐵路建設 (類似現在中國基礎建設)。新專案需要資金、但國家特許無法滿足需求。於是成立信託公司、作為州特許金融機構、更輕的監管。 (Regulatory Arbitrage)
1971年NEIL,吸收存款、投資新產業股票、幫助建立一個給實體經濟credit的金融市場。但在1912-1913年跟各種銀行合作、充滿的詐欺與醜聞。
但是伴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發展、和越來越完善的監管逐漸成熟。
中國呢?
2009年四萬億財政刺激引起。一方面承擔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民營企業融資功能、另外一方面給家庭投資資金更多的存款替代與出路。
促進了中國公司債的蓬勃發展。
中國需要更多時間。
[6] 現在的中國與有權威的負面形象:沒有科學數據與經濟學家能為中國辯護
1985年巴山崙會後,CCP在1987年十三大提出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方向確定、執行需要時間。
哈佛大學 Janos Kornai 是在這場會議上的美國經濟學家,現在大肆批評中國運用市場去建造發動現代戰爭的彈藥庫。
國企會讓人聯想到市場跟政府之間模糊的邊界- 另一個東印度公司。如果中國運用經濟力量去尋求政治影響力,恐無法避免此情況。
如同李克強2014所說的「市場和政府,在市場上,法律沒有禁止就應該要可以做 (市場激勵大家去創新)、在政府上,法律無授權則禁止、且須公開透明」”
國家和市場是肯定的兩個強大力量,而一個負責任的中國經濟學家,要能夠讓政策至少能夠說服美國部分經濟學家市場跟政府的邊界在有效的控制範圍。
而現階段,幾乎沒有美國的重要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能夠為中國的政策辯護。
Q&A
Q1 無關演講,BFI中國 這機構到底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A1 我以BFI主任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中國的經濟研究學術水平差 (小聲) 很多都是散文和意識型態宣讀
這是一個好的機構去透過數據與科學了解中國經濟、促進中美經濟學術交流。讓中國學者有共通語言和討論框架和芝加哥大學交流、互相理解。
Q2 川普對中國政策真實動機是什麼? 是因為反中政治正確、或是真實想法,有沒有中間路線?
A2
我說法是路人等級、不官方。我依照我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和財金系同溫層經濟學家意見發表看法。我說法可能偏頗、而整個政治決策非常複雜。
中國加入WTO的時候是只有幾個人決定,就已經面對很大的矛盾。現在這種大型議題,任何政治決策者都必須持續尋找smoothing的方式,找到意見的最大公約數。
在競選一系列過程中,反中言論有很多支持者的。
雖然現在中美衝突掀開蓋子到檯面上,但是要上升到軍事衝突還很遙遠。
Q3 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實的嗎? 還是只是說說,對美國好嗎? 對中國會怎樣?
A3 這就是我們天天討論的議題了。
脫鉤要看程度,不是0或100的兩個極端。
中國有說法叫做內循環,這是沒太多實際意涵的行銷字眼。
自力更生要看。主要先看產業鏈完整性。
目前經濟研究遠遠落後,在美國Fed把所有數據整合、進行類似中立性的研究、從學術機構招人,有美國經濟認知的真正全貌。但中國現在非量化,學術又太象牙塔,沒有任何足夠可信資料判斷產業鏈的完整依據。
美國遇到問題是有專家的,而中國並沒有。中國需要時間。
中國是有在做,比如貿易戰、資產管理新規 (2018年),但忽然新冠出來之後這些都是小事。
話說回來產業政策不全就不全。美國基礎建設在核心技術有很大優勢。然而雖然很多是美國獨家,而中國缺少某些關鍵組件就是生活品質下降,比如冷氣可能缺少降噪功能。
貿易戰、工廠外移,這些對中國經濟影響太過複雜。而現實的是,中國沒有足夠資料給出科學化的建議評估。貿易戰隨便改動,都有很多未預期的結果。
總之,非核心技術的脫鉤對經濟影響有限。
Q4 關於中國國企,中國的管理方式可能要放棄國企? 中國國企在國際上的角色? 怎麼擺脫靠國家力量修改市場規則的觀感? 而且東印度公司不同吧、東印度公司對外是官方但對內有競爭,中國國企在國內可是不競爭的,國外又在吵、這模式對嗎?
A4
管理階層知道這些事情、但實施階層並不知道這些事情。
現在中國這種作法,實質上肯定是傷害國內競爭者環境的,包括較低的創新、而這些低創新在國際上卻還是因為主權擁有競爭力。
這是發展過程中必定存在的問題。世界各地都有國家和市場關係。中國的方式是,原本100%國家,逐漸分出市場來進行市場競爭,慢慢轉移。而西方國家是從市場100%開始,之後再慢慢從國家干預。起始點不同,雙方都持續在嘗試。
至於國企怎麼管理,這是Incentive Contract問題。國家可以擁有公司、就跟臺灣各種官股一樣。你依然能夠簽訂適合的Contract交給市場機制,就跟大股東對公司派的管理一樣。
國資委在2015年推動這個薪酬正常與科學化,但是因不可抗力因素停擺了。
國企會持續存在,最好的優化方式就是績效的最佳化、激勵機制的改革 (2010-15推動但失敗)。
在國際上,談判者要bear in mind,在國外的價值體系,企業得到國家支持是危險的。首席經濟學家群起出來攻擊,就很難拿到廣泛的支持。
總結
這場講座中,在美國有影響力的中國經濟學家認為:
- 政策施行或反中有相當程度的民意基礎、政治決策是在眾多人意見中尋求最大公約數
- 中國與美國政府都是同樣干預市場:中國國企是從國家機器慢慢到市場、和西方從市場形成國家機器的干預 形成原因不同。
- 中國政府的資料非常不透明、即便權力核心都沒有足夠資料進行科學化的分析判斷。
- 中國許多經濟研究水平不行,要就是只是意識型態散文、或是完全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牙塔,不是在做真正的科學研究。
- 中國的金融改革有在前進,許多失敗,有成功建立公司債市場,這需要時間。
- 中國2009開始正視影子銀行系統監管,而美國早了150年開始金融改革。美國在早初也是充滿黑金與腐敗,但隨著時間過去,歷經一百年到現在,慢慢上了正軌。
- 目前最了解中國經濟的國際學者,是無法在世界舞台為中國的國企政策辯護的。
Reference:
[1] Chen, Zhuo, Zhiguo He, and Chun Liu. "The financing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Stimulus loan wanes and shadow banking waxe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0).
講者:Zhiguo He (Director of 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主辦:芝加哥大學校友會Harper 講座
摘要:美國金融日記團隊
來源網址:https://alumniandfriends.uchicago.edu/…/virt…/chinas-economy
文章出處:美國金融日記 粉絲專頁
想認真了解投資但經常找不到完整與可靠的資訊?
美國金融日記團隊用心製作的獨家投資科學課程,帶你用一百二十年的數據與科學發現,認識不確定的投資與金融市場中確定的基本事實與知識。
Hahow好學校投資類2020年募資第1名線上課程,提供最適合多數人的投資必修課。
立刻看詳情 🔎=> https://bit.ly/31ayF5f
已有2200位以上學員參與,五星好評不斷–全臺銷售第一的投資科學課程。
財報狗、股癌 Gooaye-- 謝孟恭、MacroMicro 財經M平方創辦人Rachel、 李柏鋒與十二位財經專家重磅推薦:設計給多數人的第一門投資必修課。
全面了解關於投資與金融市場的重要知識與全貌,做出屬於自己的科學化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