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Zoom 在今年成為美國線上教學標配之一,大家看好股價的同時,衝進去買了Zoom。
但很多人買到的是其實是 Zoom Technologies (現在改Ticker ZTNO),真的Zoom Ticker其實是ZM。
當買到真的Zoom的投資人暗許自己的聰明時,隔壁買錯的人,股價報酬巔峰來到 1500% lol
而買到真的ZM的人,股價報酬巔峰大概就100多% > <
下次知道怎麼買了嗎? (誤
今天來看看投資人買錯的科學記載跟市場效率
正文
投資人買錯股票的歷史是不斷重演的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Michael Rashes,他在哈佛念經濟學博士班時,博士論文其中一個章節就記載了這件事。
當時有兩家公司,一家叫做MCI,一家叫做MCIC。當大家想買MCI Communication (很好的公司) 的時候,經常會買到MCI。
他去觀察了1996年11月到1997年11月之間,MCIC的新聞發布後,兩家公司的股價表現。
他發現每當MCIC有好消息發布時,MCI就會跟著上漲、並且交易量上升。兩家本質不同的公司,卻有異常高的Comovement。
他還發現,類似的還有 Tele‐Communications Inc 的Ticker 也不叫做 TCI,而是TCOMA,TCI是另外一家不相干公司Transcontinental Realty Investors Inc的Ticker。
記錄了這些錯誤後,依照這個開發了相關的交易策略,透過正確交易能夠擁有超額報酬。
這篇論文後來在2002年發表於 Journal of Finance。他以這些不效率的交易結果,開發一系列利用投資人犯錯來修正市場的交易策略。畢業後也走向基金經理人的道路。
關於市場與效率
所謂效率市場的"效率" 是個形容詞。霍華馬克思當年在Booth的投資學教授是最開始使用這個字的學者之一,在此之後大家才開始思考 效率、不效率、效率地不效率。
但這樣的思考框架,常被誤認為 「因為效率市場,付出努力研究股票無法打敗大盤。」。
其實不是這樣的。實際上並不會這樣去Frame這個問題。研究發現 (Gârleanu and Pedersen 2018):
1. 許多共同基金經理人持續的擁有超額報酬,並且可預測的
(Fama and French (2010); Kosowski, Timmermann, Wermers, White (2006))
原話是 “we find that a sizable minority of managers pick stocks well enough to more than cover their costs. Moreover, the superior alphas of these managers persist”。
2. 許多避險基金經理人的超額報酬表現無法被運氣所解釋
(Fung, Hsieh, Naik, and Ramadorai (2008); Jagannathan, Malakhov,and Novikov (2010); Kosowski, Naik, and Teo (2007))
原話是“top hedge fund performance cannot be explained by luck”
3. 許多VC的優良投資表現有良好的持續性 (Kaplan and Schoar (2005))
原話是“we document substantial persistence in LBO and VC fund performance”
運動競賽中,當然有運氣的成分,但總有明星隊球員。而就算明星隊球員,也不是必勝。然而會有長期持續表現良好的球員。成為明星球員過程中的正規訓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資產管理產業也是。運氣總有,但一般而言,穩定報酬來源有三:承擔風險、額外資訊、以及流動性提供 (Pedersen 2019)。而獲得這些資訊,經常需要一些研究成本。而有這麼多好與壞的基金經理人,要選到對的,也需要研究的時間成本。
如上一篇說的,不管是初級市場或是次級市場,都存在滿滿的Friction與資訊不對稱。
假Zoom 漲了1500%,依然跌落神壇回到地面
真Zoom 雖然只有漲150%,但目前依然持續成長
市場從來不會自動變的效率,每一個所謂市場效率的背後,都被隨著大量的研究與執行 而解決Friction經常有著相對應的報酬。
References:
[1] Gârleanu, Nicolae, and Lasse Heje Pedersen. "Efficiently inefficient markets for assets and asset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3.4 (2018): 1663-1712.
[2] Pedersen, Lasse Heje. Efficiently inefficient: how smart money invests and market prices are determin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9.
[3] Rashes, Michael S. "Massively confused investors making conspicuously ignorant choices (mci–mcic)."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6.5 (2001): 1911-1927.
撰稿:美國金融日記團隊
文章出處:美國金融日記 粉絲專頁
順帶一提,一年一度暑期研習營今年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進行,今年主題為「漫步華爾街:有關投資最重要的七個科學基礎」。活動報名即將截止,歡迎前往活動頁面查詢詳細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48591805762339/
上述實體活動已圓滿落幕,感謝各界人士支持!4.9/5分好評!
詳細課程內容請參考【24單元入門投資科學 一次搞懂投資必備知識! 】
一次掌握投資必備知識,前往我們團隊精心準備的線上課程【24單元入門投資科學 一次搞懂投資必備知識! 】進行學習,已有2400位以上學員參與,五星好評不斷–全臺銷售第一的投資科學課程。
立刻看詳情🔎=> https://bit.ly/31ayF5f
財報狗、股癌 Gooaye-- 謝孟恭、MacroMicro 財經M平方創辦人Rachel、 李柏鋒與十二位財經專家重磅推薦:設計給多數人的第一門投資必修課。
全面了解關於投資與金融市場的重要知識與全貌,做出屬於自己的科學化的投資決策。